飞雪团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回复: 0

【不吹不黑】除了“科Fi”拓品DX5II还有什么

[复制链接]

7526

主题

7614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908
发表于 昨天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不应该算作评测,应该算是一个我对台式系统器材的“浓缩折腾”版,借着拓品DX5 II来聊聊/ `6 B* l  {9 F, S" i' f* X
: b. ]% T* k7 v) C. C. D
& G9 ?: @  D& N
) i, y7 g/ f; m6 L0 `. I
哈喽,大家好,我是撩数码。在之前拓品Centaurus半人马座视频中,和大家详细聊了什么是“高端化”,在我看来使用起来更便捷舒适;把产品力做到极致;让感兴趣的消费者买得起,这才是高端化的核心,也是刻在拓品DNA中的理念。高端化不等于价格高,就像这次评测体验的拓品DX5 II解码耳放一体机它价格不到2K元,那为什么说这是一台高端产品呢?
/ J, V+ c9 V4 [6 ]. K+ _5 r 
4 E& m; {8 c3 T4 ^) p先说下哈,拓品产品横跨了从百元到万元,并覆盖了从消费线到专业线 Professional的各个不同价位产品,产品线之间还有不同策略,所以关于拓品本身品牌的梳理就先不展开,会放在之后的旗舰系列视频中。
; b* J# ^3 ^; E! u: ]4 O ( S7 E# z% Q& i8 d; Q4 M- t: q
这次的DX5 II其实和Centaurus半人马座视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拓品消费线的特点,都是在硬件配置上做到极致,同时把价格整体拉下来,比如之前评测过的5K价位就能买大牌R2R解码,再比如DX系列入门DX1只要5百多,以及一千多就能买带新耳放架构的DX5 II解码耳放一体机。  p, ~( x+ V- T; D* r
堆料足,价格又极具竞争力,作为最被HiFi玩家知晓的台式桌面耳机系统DX系列,策略逻辑非常明了清晰。 
+ B3 G! ]) L5 T. {& S- ~接下来,聊聊DX5 II,包装依旧延续了半人马座时的那种黑色的纸盒,而这似乎也成了拓品标志,不过我想多说一句,这次一体机都有白色的了,包装咱是不是也可以统一下,打开后就能看到DX5 II本体,除了常规白色和黑色外,强烈推荐这个新的白色,只能说啊,直到加入了白色我才觉得拓品真的开始在乎外观设计了,这个白色搭配类似釉玉手感,再加上有棱有角的设计,明显质感比我评测过的拓品家产品都要出色,而且它这台机器正面接口按键排布虽然比较密集,但井然有序,比如左边统一是耳机接口,6.35单端以及4.4平衡和XLR;右边为三枚手感不错的长方形实体按键,包括菜单、输入、桌面,由中间一块2.0英寸的彩色显示屏区隔开,能显示播放信息啊VU表之类的都可以,右侧旋转按钮也支持自定义;背面接口自然不用多提,XLR平衡输出、RCA单端输出、同轴光纤、蓝牙USB输入一应俱全。* g; y5 C- B5 S
内部硬件“堆”得更足,用了两片ES9039Q2M,这片相比ES9039 Pro是仅保留了2个通道,为QFN-32封装,集成度高,信噪比和动态范围相比DX5都要高不少,当然其实解码只是一部分,我放个暴论,ES9039Q2M其实和ES9039 Pro单独作为解码很难从主观听感上判断出来,这就说明耳放部分的重要性,这次直接使用了比NFCA架构还要激进的X-Hybird架构,大家都知道NFCA是通过电流运放和超增益反馈带来的低失真技术,三级混合放大架构则是由一级分立输入和一级分立输出还有一级运放增益级组成,低失真高动态还有低功耗。当然推力也不容小觑,大家可以查看这张表格。 
  }' N# b' t  h! F) h0 ]. {5 Q在讲声音前有必要聊聊我现在搭建的系统,音源有两套,都为数播,一套是仙籁M1T,另外一套是钜声X-SABRE3,前者接驳的是桌面音箱系统,后者直接搭配的是声韵金牛座MK2耳机系统,当然为了发挥出DX5 II潜力,我这里就用光纤连接到仙籁交换机上,搭配的耳机呢,入耳就选择达音科川,大耳分别是Fosi Audio的旗舰平板i5还有HD800C,多说一句,这次DX5 II依旧是支持PEQ调节,可对频点。增益和带宽进行调节,曲线补偿啊等等,但是以我个人喜好,还是默认吧0 ^0 I" @# y) G; m2 y' a
大家都知道,川其实是一副非常挑前端并对控制力有极高要求的耳机,搭配DX5 II后,最直观感受首先是声场撑起来了,规模感有了,我建议就低增益最舒适,低频的量感就能被“炸”出来,有些直接,当然用这词还是因为下盘低频瞬态会非常迅速,动态则在瞬态湍急变化上多了奔腾,追求极致段落感表现,尾音延伸并不拖沓,凝聚力、回弹则非常注重力道表现,能感觉到是一种强劲有力,集中在一点的力度并不松散;中频其实用川来听就有点难为它了,再加上DX5 II本身不带任何染色较为直白的声音,所以就让中频相比于播放器并不明显;高频有点让我意外,以为会是重线条轻氛围,反而这次川搭配DX5 II的密度和信息量都比手头旗舰播放器要高,钢琴敲击下去扎实的音色加上宽裕的泛音、管弦器乐尤其单双簧管空气经过管壁细微颤动,这样的高还原音色扎实稳健、自然耐听。
  `4 P8 D) z! m8 ^3 n哎,接下来咱们直接上我今年听过的最有意思的平板大耳FosiAudio i5,97mm尺寸振膜,在现场听的声音都不是很满意,觉得动瞬态比较绵软,而在搭配DX5 II并开启中增益后,三频框架立起来了,这时候同样最明显的就是声场,推好的 i5声场尤其是横向非常宽裕,有一定边界感,纵向尤其是器乐声像并不贴耳,距离合适,三频的密度提升最明显,低频丰腴自然,具有不错的弥散感,瞬态虽没有川凌厉,但非常澎湃;中频人声比较近,口型细腻精润;高频则在泛音上具有不错的延伸,活泼不死板,当然关于这款耳机更为详细的评测会放在八月,我也试了试HD800C这只更难搭配的旗舰大耳,放到高增益就会感觉整个声场具有可观的密度不再“假大空”,低频如迅雷的瞬态、鼓面张力的动态、高频器乐比如钢琴扎实毫不犹豫的健硕力道,都在说明HD800还是老的辣!
1 h- M/ m0 \7 N- y, J& ]7 d! i好啦,小结下,DX5 II摆在我的桌上实际上是做了一个为后端设备表现声音的参考,能让我更清楚自己不同器材和不同搭配的声音特点,当然啦,如果你是一名新的HiFi玩家,我是强烈建议直接购买作为入烧神器,声音具有参考性外观还好看,价格也过2K,您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飞雪团队

GMT+8, 2025-9-11 04:46 , Processed in 0.07783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