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丨辰聪
. X% R1 Z4 t( a k6 Y2 G, u: ^, l出品丨师天浩观察(shitianhao01)4 ] S2 W3 G0 o# n
短期增长看销量,长期生命看内容。
2 J$ N; H2 C, ]4 A& t11月6日,泡泡玛特抖音官方旗舰店直播间发生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直播事故。当晚直播过程中,一名工作人员手持售价79元的DIMOO挂链盲盒,脱口而出“哎嘛,这东西卖79确实有点贵”,另一名工作人员随即回应“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 F9 M1 v% X/ H" f- [这段对话被实时播出后,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轩然大波,相关话题“泡泡玛特直播事故”于11月7日登上微博热搜榜首,网友纷纷质疑泡泡玛特“内涵消费者是韭菜”,对品牌定价策略和价值认知提出强烈质疑。
$ @4 o' \* I7 X针对此次直播事故,泡泡玛特官方客服于11月7日向多家媒体回应称,公司已第一时间启动内部核查程序,对涉事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表示不会开除,并强调“高度重视消费者反馈”。当被问及79元商品价格是否会调整时,客服明确表示“暂未收到相关通知”。截至目前,泡泡玛特尚未通过官方公告或社交媒体渠道发布正式声明,仅通过客服渠道进行初步回应。6 `" ]' K* X3 D9 v; y
笔者认为,处理员工并不是泡泡玛特的当前之急,“79元”事件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员工“说错话”,而是泡泡玛特“价值叙事”长期空洞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目前看来,泡泡玛特的重点不是再是如何提高销量、再设计多少隐藏款,而是能不能统一品牌市场印象并宣扬企业价值观。
# N" `( [! D6 F6 M4 B* v4 R4 V& E一、价值塌方,泡泡玛特溢价值得吗?" m$ }" U2 s' O! {. c5 r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z$ }+ _) T1 N" b% m& n# `3 q0 B5 FSSD(敬业度)是say、stay、drive的简称,是指员工对工作的认同热爱与责任感,核心是主动投入工作、践行企业价值观。它并非单纯“完成任务”而是带着归属感全力以赴,是个人与企业价值观契合的体现,直接影响工作质量与组织发展。
1 i5 [; r4 }0 E1 k+ |7 u那么,这两位工作人员说错了吗,相反,他们只是说出了心里的真话。1 d2 \% L# H# T" x
这次事故暴露出泡泡玛特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的品牌建设不完全,反应出其内部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尚未完成统一。内部尚未完成统一认知,更何谈消费者呢?在公众眼里,对于泡泡玛特所提供的情绪价值,同样缺乏统一的品牌属性和IP认同。诚然,部分消费者将其视为美观的饰品,愿意为设计买单,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人对其的认知脱离产品本身,视为理财产品和社交货币。
3 K. b8 k& R+ R0 y1 k* a据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财报(下文简称财报)报道,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泡泡玛特收入同期增长204.4%,处在近垄断式的快速增长期。作为潮流文化娱乐的新势力,“内功”修炼的不到位被快速增长所隐蔽。1 }# }/ t/ s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地区线上渠道为泡泡玛特贡献29.4亿元收入,占中国区营收的35.5%,同比增速达212.2%。其中,抖音平台依靠日活流量和直播带货,仅半年就实现3.1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68.6%。对于泡泡玛特来说,直播间不只是“促销场”,而是宣传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的最直接窗口。直播间的员工的一句“79元好贵”让千万级观众瞬间窥见内部敬业度(SSD)赤字,品牌滤镜随即崩塌,质疑溢价就成了必然。
( f( T! \$ u* F+ p3 M1 ~2.凭什么卖79?% j5 l' G, H' j% E! o; {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泡泡玛特成本与售价落差之大,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Say维度首先失守,公司内部对价值叙事缺乏统一培训。让消费者不免怀疑,所谓IP情感溢价,不过是内部都默认的“营销话术”。4 }4 y" H( V/ s3 l9 U# B% h# K
根据财报显示,泡泡玛特毛利占收入的70%,一款79元的挂链盲盒,ABS+喷漆成本不足4元。
5 p" D5 }" x; V4 F# n8 ~1 L) W5 w% ]那么,一个困扰公众已久的问题浮出水面,那就是泡泡玛特凭什么溢价这么多?
3 Z1 e; e$ `0 k) t" Y0 W1 R8 q在盲盒经济中,消费者支付的高溢价部分源于对IP情感价值、设计创意和收藏属性的认同,而非单纯的产品材质成本。* M" n; W, u- i3 }$ U; H q
泡泡玛特认为其给消费者提供令人心动的产品、服务及美好的娱乐体验,但很明显,这部分并不是大家购买泡泡玛特时最重要的指标。
6 e3 ?8 f' v1 R/ ]: D: r* \" i: _0 B% B3 f随着市场热度退去,消费者回归理性时,仅依赖“饥饿营销”或“IP光环”维持溢价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预期。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问为什么溢价这么多时,一味的沉默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疑问,反而会对品牌价值和IP叙述产生更大的伤害。5 p6 D) E# f2 w1 M& F
但事实上,在潮玩领域,泡泡玛特不是第一家把毛利拉到70%的企业,同时也不是最具有知名度的潮玩企业。相比业内的老前辈乐高、孩之宝等企业,泡泡玛特所遇到的问题,它们同样也是经历者。而单从产品价格来说,乐高的产品单价甚至比泡泡玛特还要高,乐高官方商城最畅销的65粒基础盒标价29.9美元,单粒成本约0.46美元。认为乐高贵的玩家同样很多,却很少有玩家觉得乐高不值这个价。每当网友吐槽“乐高抢钱”,总有“大儒”替它“辩经”,而泡泡玛特一句“79好贵”却把自己送上热搜。& g' B, e( }/ Z+ a9 B; f2 r o
也许,答案就是在其中。7 M1 x$ g/ p: U9 x8 R/ S
3.为什么乐高溢价自圆其说?
9 q2 j! a" j& H- y$ Q) l# S差距不在价格,而在叙事。
9 H. E! P. k; T2 y" R* ]8 |乐高从诞生那天起就把自己当成内容公司,动画片、影视剧、乐园全线铺开,仅2024年就把近40%的营收砸进“乐高宇宙”的世界观扩建。对玩家而言,花钱买的不是0.46美元一块的ABS塑料,而是“把幻影忍者战舰、乐高蝙蝠侠、土星五号火箭一次性带回家”的满足。是先在银幕里拯救世界,再到乐园驾驶机械龙,最后把剧情延续到自家客厅的情感闭环。
- E" P) Y* `3 I6 g# \相比于泡泡玛特的营销方式,乐高的重点在于积木本身。
) \+ b9 V0 [+ V& A; P x对于乐高来说,高质量积木只是载体,真正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支付溢价的,是那座由故事、角色与线下沉浸共同砌成的“乐高世界”。; P! ?" x5 x# k+ y0 j, ?
以笔者自身来说,对于乐高的了解先是从《乐高幻影忍者》开始,这部动漫真的蛮好看的,反反复复看了两三遍。除了动漫,还有电影番外,明明只是几块积木,但当时小小的我就能够记住动漫里的每一个“积木”的名字和所代表的故事。看完之后,再去逛超市看到乐高时,把乐高带回家就在内心扎起了根。(无他,乐高真的太贵了)哪怕买着平提的积木,内心总是有着对于正版乐高的向往。可是,不都是几块积木,为什么乐高这样让人抓心饶肺的想呢,笔者认为是乐高为积木赋予了灵魂。
: Z6 Q. A7 Y P6 q, _. P而这套“用内容共创世界”的葵花宝典,正是它在潮玩领域屹立不倒的根因,也是玩家愿意为乐高支付溢价的认可。
: u- C0 q1 ^9 _# ^7 W0 g二、唯有内容才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 N# Q7 ~/ j* u& \1 k$ J2 T" `1.泡泡玛特“轻内容”的短线叙事, R* n, L& ~: Q
问题来了,泡泡玛特有没有内容呢?& u5 a/ s* D8 m( I$ V# \" \; T+ _3 x
如果你不是泡泡玛特的骨灰级玩家,大概率会以为它“只有盲盒、没有故事”。实际上,泡泡玛特近两年已经启动了“轻内容”试水。. }9 j; h8 z& ~8 r. `/ r
早年,泡泡玛特在开发和宣传MOLLY时,王宁曾强调100个人心中可能有100个MOLLY,认为“它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装进去”,如果给它增加人设,反而会变得无聊。( ^7 ]3 z/ a5 W
突出的是它没有人设、价值观和故事背景,让消费者更自由地理解MOLLY的形象。
# R% }( @/ L0 z$ y; n但前朝的剑斩不了本朝的官,现在已经2025年了,时代变了。
& F$ c) h2 x; H$ T. Z3 M+ O如今,泡泡玛特已经开始为IP的形象创造更鲜明的性格和故事,除LABUBU之外,HIRONO、Zsiga等IP形象也在推出时就有了自己的设定。同时,泡泡玛特在2025年6月成立“泡泡电影工作室”,宣布开发《LABUBU》动画剧集与院线电影,目前仍处于剧本开发阶段。并于北京、上海乐园试运营“星星人互动秀”,用舞台表演把“勇气口号”具象化,让小朋友跟星星人击掌合影。
4 S# j! `' s+ F" P5 H《Labubu与朋友们》这部动漫,计划植入具有人文关怀与社会议题深度的剧情内容,构建LABUBU作为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核。定位为连接潮玩产品与影视内容的桥梁,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消费者情感联结,同时配合泡泡玛特城市乐园(POP LAND)等实体场景,推动IP生命周期的延伸。
+ U& h6 ^% I( Q1 c8 z) n0 f F一看,这味不就来了吗?是不是有点像《同样是潮玩界的大IP的托马斯和他的朋友》。
: R# j% `' {; q4 B: m不止动漫,泡泡玛特同时在B站和抖音投放关于Labubu的“碎片化日常”,意图用影视和沉浸式表演把潮玩升级为“文化符号”。* g! ]9 {' A2 Z; u8 k
做内容,泡泡玛特虽迟但到。
5 g. K( n% }7 F* C, }2.高开低走的内容
6 T4 A% M8 j, H0 |8 D& k0 H, r( y需要注意的是,豆瓣条目显示《Labubu与朋友们》首播年份跳到2028,期间有三年空窗期。- h4 H1 x9 u( I7 ?4 f: P2 R4 C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玩家等不起三年的空窗期,上一个一直鸽在“产房”里的备受瞩目的动漫还是魁拔。 e& c* M/ G2 x Q$ t; \! l( t- f
更重要的是,“轻内容”并不能和内容划等号。
$ b9 [" P) z2 K5 a财报显示,2025上半年“设计与授权费”支出5.24亿元,占营收3.8%,同比翻倍,但财报明确说明:“增加主要系联名产品增多,需向外部版权方支付更多IP授权费及产品设计费。”% k i2 U2 K- d6 n7 a
对于动漫和电影投入,财报中只提到“已成立电影工作室,计划推出《LABUBU》动画剧集及院线电影,目前处于剧本开发阶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资本化支出和制作预算。相比之下,乐高有近半的收益被拿来做内容和世界观的构建,而泡泡玛特仅为远不到3%。- I, J' T* d+ ~6 U) e
也就是说,泡泡玛特的内容,更像是“重营销、轻叙事”的短线思维,距离“世界观”还很远,现有短视频仍停留在“角色表情包”预热,缺乏连续剧情与系统世界观,只维持热度而非沉淀IP资产。
4 Q ~7 Z# m3 Z1 v0 a* W0 h3.泡泡玛特一定要做内容吗?8 ~: s8 H. ]6 ?
作为玩家,诚然优质的内容和充足的情绪价值非常具有吸引力。2 c' {, t5 k( u9 N$ @& h
对于潮玩企业来说,不得不考虑的是,做内容并不一定能拉到玩家。另一方面,市面上爆火的内容很多,比如“国民女神Loppy”,短漫播放量几十亿。却只是赚个吆喝,叫好不叫座。
8 G0 x; o1 G) d3 }5 M* L既然这样,能卖货的泡泡玛特为什么一定要做内容?不做不行嘛?或者做“轻内容”呢?0 Z0 U7 {9 Q3 ~: w
据泡泡玛特财报显示,星星人是泡泡玛特旗下成长最快的新锐IP。星星人IP的设计初心是,“用一个个基于勇气、思念与爱的故事打动人心,希望每位粉丝能在不同的星星人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也就是给玩家讲故事,提供情绪价值。
. V0 Y# e* i! g9 i4 X& _0 d做了内容的星星人的收入占比仅为2.8%,同期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为34.7%。可以看出,玩家现阶段买单的核心仍是“抽”与“晒”,不是IP所带来的情绪价值。所以说如果泡泡玛特未来并没有开发出内容世界,笔者认为并不奇怪,“重营销、轻叙事”的选择同样可以让泡泡玛特占据一定的市场。' }/ B' ]. ]& s6 q2 _
有一组数据,笔者认为值得关注。泡泡玛特中国内地注册数为5912万人,会员上半年贡献销售量占比为91.2%,复购率为50.8%。; P7 }% ~9 c, d4 X" w' a( H- x7 V1 m
如果,未来有一天泡泡玛特复购率下滑、会员增速放缓时。没有系统世界观铺垫的泡泡玛特,Labubu再丑萌也只能停留在“毛绒爆款”层面,再治愈的星星人也无法让玩家为“情绪价值”持续买单。 X9 u9 N- f P5 K* @
短期来看,跳过内容仍可靠渠道与新品脉冲式增长。而做内容,可以给玩家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成为泡泡玛特的第二增长曲线。
8 B9 \9 M( R0 V% h5 t4 O4 \: I* g希望有一天,带着泡泡玛特走出国门时,可以骄傲的和外国友人说出这款潮玩背后的中国精神,甚至我们一起讨论《Labubu和他的朋友们》里设计的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 }9 a- H& f2 S. f' W) \5 L& V
从真可爱中了解到真中国。 |
|